在初中,我有一种极强的逻辑信念:是希特勒发动了二战,是纳粹主义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很多时间没有学习历史了,在安定的和平年代,这些战争的字眼早就跑远了,剩下的只是活在现实的繁忙的生活工作中
然而,正如我上一篇文章所说,当你在学习一门科学技术知识的时候,你会不知不觉的发觉你又在学习历史
是的,经济学让我又回到了历史的学习,并且,以一种全新的视角
战争,在历史课本中,几乎到处都是,可以想象,这是吸引许多初中的孩子对历史感兴趣的原因,甚至觉得历史就是战争的,在中国史当中,每一个朝代都爆发大量的战争,在世界上也到处是战争,从罗马的崛起到美国独立战争,到两次世界大战
人类的历史,似乎永远都是伴随着战争
为什么人类的历史要跟战争从此相关呢,是人类天生的好战,还是某些历史人物自己的个人思想导致的呢
很明显,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后者
事实上,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然而直到最近,我才明白这个道理
战争,是人直接参与的,人有许多许多的思想,这些思想主宰着人对一件事情做出决策
那么,人们面对周围各种各样的环境,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呢
这就是经济学的问题,研究人类的各种各样的决策,行为
那么自然,战争,也是人类做出的一种决策
经济学会分析人们为什么会做出某个决策,对于战争,也有解释
事实上,当你开始了解经济学,你会发现,原来那些世界上千千万万的战争,都归结于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她还可以解释我们周围千千万万的社会现象)
各种各样的战争后面的驱动力量就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以说一场战争的背后的幕后真正主宰者,不是军事家,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历史学家,而是“经济学家”
当然,这个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只是懂得经济学原理,利用经济学来达到自己最大利益的人或集团
比如,美国独立战争,表面上看就是一场奴隶解放战争
然而,后面复杂的背景却是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战争,由欧洲各大银行家一手策划并主宰来到达自己利益,这些银行家善于利用经济学原理
同样,在早些时候,世界上许多的政治,几乎受那些财团的控制
没有美联储,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样,希特勒,并不是战争的主宰者,他只不过是在某些力量的支持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跟《凡尔赛条约》有关
凡尔赛条约以对同盟国的严厉的惩罚来弥补协约国的损失,并防止同盟国有重新发展的力量。因此,作为对同盟国的判决,凡尔赛条约相当严厉,尤其是对协约国战争赔款,几乎远远超出德国所能支付的范围
凯恩斯曾经做出预言,“德国不可能履行所有的承诺,有这样的和平条约,我看不到任何希望,只能是混乱和战争,而且越快越好”,并预言德国经济将发生严重的衰退
虽然,历史事实没有遵循凯恩斯的某些预言,德国在条约后没有受到那么大的影响,甚至反而经济有更好的情况,但是这些原因是因为二战的一些原因
德国并没有完全按照凡尔赛条约履行承诺,事实上远远没有,就像凯恩斯所预言的那样
事实上,如果德国按照凡尔赛条约执行,那么凯恩斯所预言的就会发生
然而既便如此,德国经济也面临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理所当然的就是通货膨胀
当一个国家面对自己的债务没有那么大的支付力量的时候,怎么办呢,那就是发行货币,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历一直是历史上超速通货膨胀及其恐怖后果最为生动的一个例子,在1923年,一片面包要买到1400亿马克,工人每天发两次工资,而且给半个小时休息,以便他们可以带着装钱的书包,箱子,手推车冲入商店买东西,在他们的纸币还没有暴跌之前买到任何能买的东西,11月中旬的价格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开始以来增加了12个零
关于德国的通货膨胀,有很多史实,在整个世界经济中,通货膨胀最厉害的就是德国两次战争后引发的,德国也曾经抨击“同盟国的要求使得德国未来还会大规模的印刷马克”德国流通中的纸币增加到49700兆亿(497后面18个零)
通货膨胀给德国带来深重的影响,引起德国人民的强烈怨恨,再加上国家银行家的幕后操纵,在这些背景下,才给希特勒上台的机会
可以说,凡尔赛条约,从某种程度上,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所以,这也给我们一个警示,经济政策会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经济决策一定要慎重
一般情况下,经济政策应用于对市场失灵的调控,或者对市场缺乏公平和效率进行校正
除此之外的经济政策,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往往是不可预见的,并且通常都是不利的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